为加强心理委员的角色认知与助人能力,提升其自我关照意识,3月6日下午,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在南一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以“成为温暖的光——心理委员的助人技能与自我成长”为主题的讲座。主讲人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刘高翔老师。讲座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,全校212名班级心理委员参加了培训。
讲座开始,刘老师首先明确了心理委员的定位,强调其作为朋辈支持者的重要性,同时兼具“观察员”“倾听者”和“桥梁”三重身份。刘老师特别提醒心理委员在工作中要注意边界与伦理,尤其是保密原则与危机突破的平衡,并结合数据和案例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心理危机的“信号灯”,帮助心理委员更好地识别潜在问题。
在助人技能训练部分,刘老师重点讲解了倾听与共情技巧。通过“3F倾听法”(事实、感受、需求)和情感反应技术,心理委员可以更有效地理解求助者的内心世界。此外,刘老师还介绍了危机识别与应对策略,如自杀风险评估四象限和“三要三不要”原则,为心理委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,帮助他们在危机情境中采取正确行动。
讲座最后,刘老师特别强调了心理委员自我关怀的重要性,提醒大家预防替代性创伤,并通过情绪能量管理四象限合理分配精力。同时,还介绍了校园心理支持网络,鼓励心理委员在需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,充分利用学校资源,为自身成长和助人工作提供坚实后盾。
此次讲座不仅帮助心理委员提升了助人技能,还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关照意识。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未来将努力践行所学知识,为身边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。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,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